屏東的來義鄉是排灣族的故鄉,又稱為「太陽的故鄉」,是大武山下的部落,有大峽谷風景區的山色奇景、翠綠優美的林木,連續兩年遭遇風災,這些太陽之子經歷生活環境的巨變、文物保留的難題,到現在,他們的家園、身心靈仍走在重建的道路上。然而習慣長久與自然共處的他們,未曾被自然反撲之力所擊倒。這兩篇要介紹幾家原住民文創藝品的展館、工作室,來看看他們是如何以祖傳文化化成精湛的技藝,向世人說著榮耀未曾消失。
來義鄉的義林村(加娜阿西亞 Tjanaqasiya)雖人口外流嚴重,但仍保存原民傳統文化,精於原住民傳統服飾、雕刻藝品。
原裳工作室面對著來義溪義林大橋,曾經遭遇兩年的風災襲擊過的痕跡現在仍看得出來,自此之後每逢雨季常需撤離家園已是家常便飯。
原裳工作室是排灣族婦女河蘭英老師在民國87年成立的工作坊,從事原民編織工藝、傳統服飾製作達二十多年,為了兒時所見長輩將月桃編織成實用生活器具的技藝得以延續,也為部落的失業婦女尋得謀生的出路。
河老師的工作室所在地來義村屢次在颱風等天災中受到重創,不但波及工作室,因連外道路、設施遭到損壞,令遊客卻步,連帶影響工作室的銷售收入,但她不願因此放棄為部落及部落婦女的未來努力。
在工作室內多是以月桃為主的編織器具,由服飾業出身的河蘭英老師擁有一雙巧手與自有的搭配美學,月桃在她手中化為精美的藝品。
財團法人屏東縣原住民文教協會為了協助88風災後,部落文創、農產的推廣,建立屏東原住民產業整合行銷平台,與原裳工作坊這類的原住民商家合作義賣,重整部落經濟,促進文化傳承。可以網購支持一下喔!
為幫助失業婦女,河蘭英老師曾協助社區辦理「傳統編織月桃莖手工藝技能班」,曾於原住民傳統工藝比賽中獲獎。創作種類多元,有手提袋、籃子、涼席、嬰兒吊床、到筆記本、吊飾。
手提袋、籃子、飾品、布包,有著低調的圖騰、花飾妝點,留存元素但原民風格不過度強烈,保留好搭配的空間。
一直以來,原住民傳統的編織、陶壺、木雕、琉璃珠、皮雕、石雕、刺繡織繡藝術等技藝,多了傳統文化、祭典傳說、故事,總為這些產品增加不少精彩的劇情。
色彩深,線條筆直的圖騰與月桃編,在河蘭英老師的巧手配置下,有嶄新的意境,柔美且清新。
令我驚訝的是,左上角的月桃編織成的杯墊,是全手工製作,這是其次,最訝異的是只是靠手,就能將月桃莖皮撕得寬度一致啊!河蘭英老師自幼年即跟隨長輩學習編織、刺繡,加上渾然天成的美感,創作的產品在時下還具點流行度,民俗風也有一點,呵呵~手環我很喜歡,價錢實惠,竟然忘記買回來啊!
平時埋首於創作的河蘭英老師,也有開班授課教授對原民藝品創作有興趣的人,將月桃編的文化推廣出去。
河蘭英老師帶我們參觀月桃編的製作過程,每年二月至二月底是月桃採收的時節,當花朵已謝,種子落地即可採收,像老師一樣持鐮刀從底部削砍而下。
為了製作方便,要將莖面反方向呈圓狀,將月桃莖皮定型。
需要三至四天曝曬、拉平、收藏。
如圖的成品,整理後就可開始進行編織。除了工作室展示的藝品外,它也可用來編織成草蓆、繩索,月桃葉可用來包粽子。河老師期許將排灣傳統編織工藝透過教育訓練傳承給下一代,也盼有更多人認識這項手藝,購買這天然又環保的材質製成的日用品使用,飽受風災重創的村落會有多一些的支持,走出陰影重生。
第二站是「啄木鳥藝雕坊」,雕刻工藝在排灣族的文化是很重要的一環,主人憑著自學闖出一番成就,成為少數具有原住民工師認證的雕刻家。
排灣族有階級制度,只有貴族才能擁有雕刻品,日常生活使用的杯子、湯匙、男性的禮刀刀柄都有所限制規範
在〈《屏東來義》原民文創藝品記行 原裳工作坊/啄木鳥藝雕坊〉中有 1 則留言